跟随记者一起走近身处东南西北、不同战位的中国军人

发布时间:2024-03-28 17:12:29 来源: sp20240328

图①:西部战区空军某旅飞行员等待起飞。魏振兴摄

图①:西部战区空军某旅飞行员等待起飞。魏振兴摄

图②: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潜艇破浪前行。陈泽生摄

图②: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潜艇破浪前行。陈泽生摄

图③: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开展空地协同训练。徐君强摄

图③: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开展空地协同训练。徐君强摄

图④: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养场员正在维修装备。吕世强摄

图④: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养场员正在维修装备。吕世强摄

长空振翅,眺望未来

岁月匆匆,不知不觉间,2023年已勾勒出句点。

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。长河落日之上,远航的战鹰自天际归来。记者回访飞行员沈浩时,他刚结束忙碌的飞行训练。这一天,他主动要求给自己排了3个架次的飞行。

在西部战区空军某旅,沈浩有一个称号——“飞不够”。

沈浩十分珍惜训练场上的一分一秒,总是把每个架次的飞行时间都利用到极致。作为教官,每个飞行阶段前,沈浩都会抽出时间,带头进行飞行准备,确保每名飞行员详细了解飞行中涉及的技术战术、课目要求、重难点和风险点,并在地面演练中反复模拟协同战法。

“现在多项任务压茬推进,我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练强本领,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。”沈浩对记者说。

冲刺,再冲刺——刚进入2023年时,该旅每名飞行员心中,都有一张年度能力升级的蓝图。面对能力指标,他们的感觉十分一致:“时间不够用,只好多逼一逼自己。”

锚定方向,只争朝夕。沈浩告诉记者,为了尽快提高新装备战斗力,他和战友经常自发到模拟机上训练,强化人、机、弹的“默契”。没有飞行训练的日子,模拟机几乎总是满员。

一天天的加力奋飞,积淀成过去一年的厚度。蓦然回首,2023年初定下的作战能力建设目标已成为“过去时”。“2023年10月,我们旅就达成了全部目标。”谈及一年的训练成果,沈浩自豪地说。

加速,再加速——天地无垠,追寻胜利的道路永无止境。过去一年,驾机巡航,沈浩和战友见过高山深谷,见过大漠孤烟,见过海天一色……他们在一次次飞行中积蓄胜战底气,锻造打赢能力。

回顾一年航迹,沈浩印象最深刻的,是一次不同以往的联合训练。

西北某靶场,在西部战区陆军某旅前进引导员的指引下,战机借助地面部队火力掩护,迅速突入战场,帮助地面部队摧毁目标、顺利撤出。

曾经,在与陆军部队的一次协同训练中,该旅战机在目标上空盘旋许久才捕捉目标,联合火力打击也没取得理想效果。后来,为了改变前进引导员与飞行员交流不畅的问题,他们探索出一种新的联合培养模式:由飞行员参与培养前进引导员,帮助陆军战友深入了解飞行员的飞行方法、通信流程及标准术语,提升指挥员、飞行员、引导员三方协同默契度。

经过一段时间联合培养,一批更熟悉空军作战的陆军引导员走上练兵场,陆空联合火力打击更加高效。后来,在那次联合训练中,他们的探索取得可喜效果。“我们要不断突破过往思维,加速打磨联合作战链条中每一个环节。”沈浩说。

凡是过往,皆为序章。一年来,尽管已取得不少成绩,但沈浩总有种“本领恐慌”:“新装备、新任务、新挑战接踵而至,我们时刻都在担心自己飞得够不够快,能不能追上时代的脚步。”

“2024年,我希望自己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塔台管制员,和指挥员一同协作,提高我们的能力。”谈及新一年的目标,沈浩目光坚定,信心满怀。

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

■本报记者 彭冰洁

再次见到何磊,他又有了一个全新身份——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参谋。

与上次见面相比,这位年轻军人看起来更加沉稳内敛,但当记者提到空地融合、联合作战时,他两眼放光的样子一点没变。

“新的一年,走上新的岗位,我希望自己不忘初心。”采访中,何磊提到自己的新年愿望,“不惧改变,主动应变。”

初识何磊是2023年夏天。那天,在训练场上,记者亲历了一场实战化训练。

当疾风裹挟着轰鸣声呼啸而来,记者看见直升机盘旋空中,4条绳索同时垂下,突击队员迅速出舱、索降落地,动作干净利落。

“带头降落那个,其实是个飞行员。想不到吧!”在身旁人的感叹中,记者知晓了何磊其人。

2021年6月,飞行员何磊向机关党委递交了一份加入突击步兵连的申请书,开启一段不寻常的军旅之路。“要想加速空地融合,总要有人突破,那就让我走这条路。”何磊告诉记者。

从飞行员到步兵连连长,再到机关参谋……短短两年多,何磊经历了3个岗位。但在他眼中,自己的战位始终没有变:“都是为了转型、为了陆军腾飞而奋斗。”

一次红蓝对抗,作为步兵连连长的何磊带队实行要点夺控。蓝方据点是一栋10层高的楼房,但楼顶平台狭窄,宽度仅为直升机一半,高空索降风险极大。

“要不要跳?”犹豫再三,何磊最终决定试一试。

他反复跟直升机驾驶员沟通悬停高度和停留时机,并向突击队员叮嘱动作细节与战术配合。

舱门开启,绳索在风中剧烈摇晃。何磊一跃而下,率先抵达楼顶,最终带领队员圆满完成任务。

“当时害不害怕?”记者问他。

“第一个尝试,我比谁都怕。但如果只想着怕,新质战斗力生成不知要等到哪天!”何磊说。

一次空地协同训练,何磊在完成预定课目后主动申请增加难度,大胆尝试新战术,创造了某型机夜间快速索降的纪录。那一天,距离他担任步兵连连长不到一年。

从精通飞行技术的飞行员,到同时掌握地面分队作战特点的新型作战人才,这名年轻的“跨界”连长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战法,也带来全新的战斗力。

如今,走上新岗位,何磊又迎来新挑战:“机关事务千头万绪,涉及多个兵种的作战特点、能力水平,我每天都在拼命‘充电’学习。”再见面时,何磊脚步匆匆,却依旧劲头十足。

两次跨越,3个岗位,何磊在军旅路上留下了一串闪光足迹。记者看到,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军人,始终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奔跑,每一步都迈得坚定有力。

“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,更应该努力奋斗。”何磊说。

看着何磊明亮的目光,记者脑海里闪过许许多多青春洋溢的脸庞:有人坚守在风雪边关,用热血续写“清澈的爱、只为中国”的动人誓言;有人奋战在异国他乡,用行动诠释人民军队的和平使命;有人埋头于理论计算,用纸笔勾勒出科技强军的壮阔未来……

那一刻,从何磊身上,记者看到了新时代军营青年最美的模样——只争朝夕,不负韶华。

深海潜行,奔向远方

■本报记者 向黎鸣

“向记者,你采访过的柴油机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了!”新年将至,记者接到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政委打来的电话。“因为他们之前一直探索的某项目得到验证,成功在全支队推广!”

电话那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记者也感到与有荣焉,记忆瞬间被拉回在艇员队采访时,弯腰穿梭在潜艇舱室里的那些时刻。时节轮转,一年已过,这群潜艇兵在幽谧的深海里,“潜行”出了自己的强军加速度。

记者依然能回想起第一次进入柴油机舱时,轰鸣声隆隆震耳,热浪席卷而来。为了不影响柴油机班官兵工作,记者就蹲在角落,看着他们忙碌有序的身影。

跑着捕捉数据、跑着调试设备、跑着检修器材、跑着准备出击……这里空间狭小,但“跑步进入战位、快速完成战备”,依旧是官兵们坚守的铁律。

“为什么要跑?”记者问。

“只有跑起来,才能跟上战斗的节奏,才能加速生成战斗力。”他们回答。

官兵们脸上汗珠与油污交杂,潜行深海时,他们总能感到自己和祖国的安全紧紧相连。

那次采访,记者与柴油机兵王清瑶聊了很久。“起初,我连为谁流汗都没搞清楚,更别说工作该怎么干了。”他说。

多年前,刚到部队的王清瑶并不适应潜艇里的任务与节奏。第一次专业考试,他是擦着及格线通过的。直到一次海上任务,他所在的潜艇突发柴油机故障,如果不及时处理,将无法按时抵达任务海域。

那次,王清瑶和战友在超过45摄氏度的舱室,用了10多个小时检查维修。当柴油机重新启动,他们虽累得瘫坐在地,却开心地笑了出来。

“我突然觉得,柴油机的声音是世上最美妙的声音。”就在那时,王清瑶重新审视自己肩上的责任。“这辈子,我就干潜艇了!”

如今,王清瑶已经是专业骨干。在远离陆地、不见阳光的水面之下,许多像王清瑶一样的潜艇官兵都有过成长的彷徨。但一次次深潜,让他们变得坚定,在紧贴实战的训练中全力奔跑,在艰苦寂寞的环境下练就本领。

当记者在电话里问起王清瑶的新年愿望时,他想了想,回答道:“希望新年能跟身边这个嗡嗡响的‘大家伙’一起跑得更快、更远!倒不是它离不开我,是我离不开它。”

练得捕鱼技,方能满舱归。随着中国海军跨越式发展、远航战备巡逻趋于常态化,潜艇海上活动日益频繁。作为强军征程的见证者和亲历者,王清瑶和战友们愈发感到“等不得、慢不得、弱不得”。日夜流逝的时间,催促着他们不断激发练兵备战的澎湃动力。

当2023年过去,2024年来临,“王清瑶们”的新年愿望,是对业务技能的自信,是对未来的期许,更是对实战能力的追求。

还记得曾经采访时,潜艇官兵常说的一句话:“军人生来为胜战,潜艇兵的每一滴血都要流进祖国的大海。”想到那些奋战深海的身影,记者脑海中回荡起他们常唱的那首《潜艇兵之歌》——

“不要问我在哪里,问我也不能告诉你,我们是中国海军潜艇兵,航行在深深的海洋里……”

守护跑道,守望梦想

■本报记者 陈晓杰

清晨6点多,晨光熹微。迎面袭来的冷风,让记者把军大衣又裹紧了些。

新年前夕,记者来到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,在这里认识了一个陌生的岗位——养场员。一大早,记者就来到场务连,跟着养场员出发,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工作日常。

清扫车已经扫过一遍,清冷寂静的跑道上,官兵们在仔细检查。“一个小石子都可能划伤飞机轮胎,如果吸入发动机,后果更严重,所以我们必须细致。”班长冯继桢告诉记者。

机场跑道水泥配比如何,道面哪里修补过、哪里凹凸不平,怎样在不影响承载力的情况下修补破损道面……多年的养场员工作,让冯继桢成了一名跑道养护专家。

偌大的机场,飞行员永远是目光的焦点。作为保障人员,冯继桢总是深居幕后。

清晨最早进场;白天守在外场,在飞行间隙检查道面;晚上等待所有飞行结束,检查跑道——在这样一个他人眼中的边缘岗位上,冯继桢和战友干得无比认真,脚步踏遍了跑道上的每个角落。平安迎送每一架战机是他们的职责,也是最令养场员欣慰的回馈。

“发现道面掉边。”对讲机里传来通报,记者跟随官兵们走到破损区域。冯继桢带着列兵徐非凡快速清理掉边、进行修补。修补完,他又用手指按压了几下。“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。”冯继桢对记者说。

近年来,练兵备战的氛围愈发浓厚,场站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,常常上个任务还没结束,下个任务就开始了。跑道数量、飞行区面积、保障架次和合场组训单位都大幅增加,冯继桢和战友也在努力加快脚步。

为了适应新的任务需求,冯继桢加班加点学习新专业:抢修抢建、移动式拦阻网架设、应急起降带开设、应急场务保障……2023年10月,他又带领战友研究起多功能移动式道面抢修车。

“新一年有什么愿望吗?”记者问道。

“把班里的战友带教好,让每个人都有独立工作的能力,最好达到一专多能。”冯继桢笑着说。

“那对于你自己的期待呢?”

“希望有一天能像我师傅一样。”

冯继桢的师傅李凤龙在场站工作20多年,完成了数不清的飞行保障任务,总结的工作方法和改装的设备甚至推广到全空军。场务连墙上,有一格“保障先锋”栏。在李凤龙挂满奖章的照片旁,是一个空白的相框,相框中间写着——“下一个是谁?”

路过这面墙时,冯继桢总会激励自己,跑得快一点,再快一点。

采访结束,返程路上,记者收到了连队指导员的消息:2023年,冯继桢在单位推荐下获得“南部战区空军保障先锋”称号。

记者想起那天早上检查道面时,金色的晨光自东方而来,倾泻在长长的跑道,洒落在冯继桢和战友身上。他们用一步一个脚印,铺就了战机的通天之路。

在冯继桢眼中,战机升空的一瞬间最美,夜晚退场时,灯光下的机场最动人,即使这一幅幅美丽的图景里并没有自己,但默默为之守护,也是一种幸福。看到他的坚守,记者不禁感叹:无论在哪里、无论哪个岗位,每名官兵,都是自己脚下这方舞台的主角。(马嘉隆)

(责编:彭晓玲、黄子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