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关注校园遗产(看·世界遗产)

发布时间:2024-03-29 14:55:46 来源: sp20240329

  2012年夏季,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师生以“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厦门”为主题,分别对该校历史建筑群和厦门的“环岛路”“中山路”“第八菜市场”进行了遗产价值要素提取实践;同时,也依照遗产传播的特点规划了体验产品。图为中山路实践小组在现场展示她们的“遗产小道”规划成果。

  世界遗产具有天然的“共同”属性。当今,世界遗产以传承、创新助力遗产地社会进步,更成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、保持可持续发展“韧性”的动力与途径。

  于是,遗产信息需要“触及”的视野、范围和“距离”也在不断交织延伸,这也重新定义了遗产传播的空间,促使我们在寻找路径、判断效果、提升社会影响力时,关注利益相关者应用遗产资源的特点与共性。

  自2009年开始,我在厦门大学暑期课程中讲述《文化遗产传播》,寄望年轻一代以“世界遗产”视角去鸟瞰信息的“流动”与空间构成,辨析“生长”中的未来遗产并寻找价值阐释的评估方法。课堂上,没有谁来自于文化遗产专业领域,许多人甚至第一次静心思考这些名词。

  那厦大有文化遗产吗?

  “我们只有嘉庚建筑!”这是所有参与者的第一反应。

  文物与文化遗产既有区别,也存在递进演化关联。2006年,与“鼓浪屿近代建筑群”一起,“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”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0多年后,“鼓浪屿:历史国际社区”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,“嘉庚建筑”也进入首批“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”名录。

  但是,公众关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视角范围,远远超出了遗产专家眼中的“社区”和遗产地。遗产价值阐释的功能、方法,也对以往的科普、展陈、宣传范式提出了新挑战。基于厦大校园,同学们尝试以“传播”重构对遗产的理解:声音、美味如何成为新的阐释介质?厦大和鼓浪屿周边的环岛路、第八菜市场具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价值要素?这项课程一直延续到今天。走上工作岗位后,许多同学依然在自身的工作、生活环境中,关注可持续发展中的青年、“人与生物圈”中的公共参与、大运河上的体验线路、泉州中山路的百年变迁,还有“北京中轴线的钟楼钟声是如何复原的”。

  2023年12月,“北京大学燕南园”历史地段景观保护与展示项目获评2023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。师生们并未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项“施工”,而是在实施中凸显“人”的融入,吸引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专家高度赞扬了这一实践激励了师生、校友等社区成员重视集体记忆并以此有效保护了校园建筑。

  我们为何不约而同地关注校园遗产?

  在文化、自然遗产逐步成为社会生产资源过程中,“参与”从来不是保护的衍生或“副产品”,而是贯穿于遗产生命的始终,是遗产传播空间内的重要组成。有效的社会参与途径,应符合遗产传播“真实性、实践性、公共性”的特点与规律。“真实性”源于遗产价值和信息表达的双重要求;“实践性”强调参与途径能够好用、持续并通用;相比之下,实现“公共性”,更像是多方合作方能开启的一道“硬核”——世界遗产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的最动人之处,不是叠加重复了文物古迹、风景名胜的阐释、教育、欣赏、陶冶功效,而是更着眼于“全人类共同”视野和责任,弱化只为当下、局部和自我的诉求,以此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凝聚社会共识,滋养个体、群体和团体的参与愿望与自豪感,从而在更大空间内,具备参与文明互鉴、推动共同尊敬自然、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。

  活态、活泼的校园遗产环境,更易于沟通校园社区,聚集不同领域的资源,激发师生的传授、参与热情;在此过程中,也能更准确地观察传播如何影响了“人”的社会需求与精神健康。此时的校园遗产,就成为实践和塑造利益相关者具备“真实性、实践性、公共性”本领的“近水楼台”。

(责编:李昉、李依环)